不避问题不失幽默 毕井泉“率真”答食药安全

2017-02-27 20:3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不避问题不失幽默 毕井泉“率真”答食药安全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并不经常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的中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27日在媒体前展现出“率真”一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毕井泉一一回答了记者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猛问”,不避问题也不失幽默,直率且真诚。

  舌尖安全:满不满意问问家人

  “说句老实话,我给我们的同事也经常讲,食品安全满不满意,回家问自己家里人,问问你身边人,问问我们的亲戚朋友,现在买的肉、买的菜放心不放心。”

  面对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问题,毕井泉说,“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既要有信心,也要看到差距和存在的问题”。

  数据支持信心。2016年食药监总局组织抽检了25.7万批次食品的样品,合格率96.8%,与2015年持平;对1300余家大型生产经营企业抽样检验,合格率分别为99%和98.1%;近几年亦无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

  风险带来差距。如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风险,环境污染造成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的风险,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风险等。

  对此,国务院近些年开展了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活动,成为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重要抓手。毕井泉介绍,现在参与城市已有67个,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达到95%,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17年,我们将在参加创建的城市中开展“创建放心肉、放心菜超市”活动,要让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地买到放心肉、放心菜。”

  药品命名:“消癌平”能治得了癌症?

  “有一个药名叫‘消癌平’,那么你消的是什么癌症呢?如果吃了这个药都能够把肿瘤消掉了,那外科医生也不用做手术了,科学家也不用研究抗癌的药物了,回家吃‘消癌平’能治得了癌症吗?”

  被问及《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的问题,毕井泉马上举例说明其制定的必要性。该《原则》由食药监总局成立科技组、专门研究中药古代方剂命名的特点和规律起草而成,日前已结束征求意见。

  他说,药品名称是药品标准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有些中成药名称存在着夸大和暗示疗效、误导消费者的问题。比如消癌平,“这种名称,你们说不改行吗?”

  他表示,将认真研究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规范中成药的命名。“对于命名不规范的情形,我们将结合标准提高再注册等工作逐步规范,对确需修改的名称,也会给予一定的期限来逐步过渡。”

  食药谣言:塑料做紫菜能有市场?

  “历史上曾经有过‘纸馅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但是我要说的是,像‘塑料蔬菜’这种谣言,我看这是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你吃了第一口发现是塑料,还会吃第二口吗?”

  就近期网上热传的“紫菜是塑料制成”的谣言,毕井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幽默地表示“不解”:你们说用塑料做紫菜这样的谣言却还能有市场,“好像还有视频?”

  随后他话锋一转,讲起了治理措施:第一,食品安全法有明确规定,对造谣者要给予治安拘留的处罚,要严厉打击。第二,食药监总局曾组织媒体建立辟谣联盟,记者朋友要找专家及时分析,看看这种案例有没有可能。第三,要提醒消费者增强判断意识,不要盲目传播这类谣言消息。

  他特别提醒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一定要客观、公正,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毒食品”“致癌”这样渲染性的字眼。比如说“僵尸肉”,“我们哪位女士先生能够从活猪、活牛身上咬块肉吃呢?”毕井泉笑说,“不能这么形容我们所要吃的食物”。(完)

分享到:

相关新闻